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抏敝

拼音: wán bì
注音:ㄨㄢˊ ㄅ一ˋ
詞性:
結構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亦作'抏獘'。亦作'抏弊'。
疲困;凋敝;衰敗。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抏獘”。亦作“抏弊”。疲困;凋敝;衰敗。

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中外騷擾而相奉,百姓抏獘以巧法,財賂衰秏而不贍?!?br/>司馬貞索隱:“抏者,秏也,消秏之名。言百姓貧獘,故行巧抵之法也?!?br/>《漢書·吾丘壽王傳》:“及至周室衰微,上無明王,諸侯力政,彊侵弱,眾暴寡,海內抏敝,巧詐并生?!?br/>漢桓寬《鹽鐵論·大論》:“今欲以敦樸之時,治抏弊之民,是猶遷延而拯溺,揖讓而救火也。”
宋王安石《進熙寧編敕表》:“于趣時治世,則粗救抏弊之實?!?br/>《遼史·耶律曷魯傳》:“時民更兵焚剽,日以抏敝。”
清顧炎武《日知錄·停年格》:“萬事之所以抏弊,百吏之所以廢弛,法制之所以頽爛決潰而不之救者,皆資格之失也?!?/span>

國語詞典
網絡解釋

抏敝

  • 抏敝,亦作“ 抏獘 ”,亦作“ 抏弊 ”。疲困;凋敝;衰敗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