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器皿qìmǐn
(1)[ware] 泛指盆、罐、碗、杯、碟等日常用具或玻璃儀器
器皿非滿案?!?/span>宋·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
(2) 又
客至無(wú)器皿。
為宮室器皿。——明·魏學(xué)洢《核舟記》
玻璃器皿
【】⒈ 飲食用具,如杯、盤及尊彝之類。后泛指盛東西的日常用具。
引《墨子·節(jié)葬下》:“使百工行此,則必不能修舟車為器皿矣?!?br/>《禮記·禮器》:“宮室之量,器皿之度,棺槨之厚,丘封之大,此以大為貴也?!?br/>《北史·后妃傳序》:“典器三人,掌樽彝器皿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小水灣天狐貽書(shū)》:“王媽媽將一應(yīng)田地宇舍,什物器皿,盡行變賣。”
朱自清《威尼斯》:“威尼斯的玻璃器皿,刻花皮件,都是名產(chǎn)。”
⒉ 食具及覆蓋之巾。按, 焦循正義謂皿為“幎”之假借,器為飲食之器,皿即覆器之巾。
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牲殺、器皿、衣服不備,不敢以祭?!?br/>趙岐注:“皿,所以覆器者也?!?/span>
盛東西的器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