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南史·賊臣傳·侯景》:“大同中童謡曰:‘青絲白馬壽陽來?!?景渦陽之?dāng)。箦\,朝廷所給青布,及是皆用為袍,采色尚青。
引景乘白馬,青絲為轡,欲以應(yīng)謡。”
后因以“青袍白馬”指亂臣賊子。 唐杜甫《洗兵馬》:“青袍白馬更何有,后漢今周喜再昌?!?br/>仇兆鰲注引蔡夢(mèng)弼曰:“青袍白馬,言思明、慶緒可平。”
明夏完淳《大哀賦》:“卒之黃巾黑犢之屯聚,青袍白馬之橫行。”
⒉ 喻閑官、卑位。
引唐杜甫《至后》詩:“青袍白馬有何意, 金谷銅駝非故鄉(xiāng)。”
仇兆鰲注:“此詩‘青袍白馬’,與《洗兵行》所引《侯景傳》不同。 朱注以公詩‘青袍也自公’、‘歸來散馬蹄’為證,皆指幕府言。曰‘有何意’,言志不得自展也?!?br/>清錢謙益《閑坐》詩:“青袍白馬已駸駸,閒坐東窗度暝陰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