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眚烖”。因過失而造成災害。
引《書·舜典》:“眚災肆赦,怙終賊刑?!?br/>孔傳:“眚,過;災,害……過而有害,當緩赦之。”
《周禮·天官·甸師》:“喪事代王受眚烖。”
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眚烖過,赦?!?br/>裴駰集解引鄭玄曰:“眚烖,為人作患害者也?!?br/>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眚災肆赦,則文有春露之滋;明罰敕法,則辭有秋霜之烈?!?br/>宋程大昌《考古編·象刑四》:“金以贖其可恕,眚災而應(yīng)赦,怙終而不改,則皆隨其麗法者,加操縱焉?!?/span>
因過失而成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