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嘵嘵xiāoxiāo
[shout garrulously] 吵嚷;嘮叨
嘵嘵不休
⒈ 鳥雀因恐懼而發(fā)出的鳴叫聲。
引《詩(shī)·豳風(fēng)·鴟鸮》:“予室翹翹,風(fēng)雨所漂搖,予維音嘵嘵?!?br/>毛傳:“嘵嘵,懼也?!?br/>鄭玄箋:“音嘵嘵然,恐懼告愬之意。”
唐賈島《義雀行和朱評(píng)事》:“一夕皆莫?dú)w,嘵嘵遺眾雛?!?br/>清張遠(yuǎn)《鵲巢為童子所破》詩(shī):“力盡嘵嘵語(yǔ),巢成呴呴歡?!?/span>
⒉ 爭(zhēng)辯聲。
引唐韓愈《重答張籍書》:“擇其可語(yǔ)者誨之,猶時(shí)與吾悖,其聲嘵嘵?!?br/>宋周煇《清波別志》卷上:“今搢紳因薦士被斥,即嘵嘵辯數(shù),謂己之進(jìn)出於親擢,凡可以擺蹤者,無所不用其至。”
清姚瑩《再與方植之書》:“鎮(zhèn)道身為大員,斷無嘵嘵申辯之理,自當(dāng)委曲以全大局?!?br/>梁?jiǎn)⒊墩撜y(tǒng)》:“君而有統(tǒng)也,則不過一家之譜牒,一人之傳記,而非可以冒全史之名,而安勞史家之嘵嘵爭(zhēng)論也?!?/span>
⒊ 嘮叨。
引《英烈傳》第三一回:“山僧不識(shí)英雄漢,只顧嘵嘵問姓名?!?br/>《白雪遺音·南詞·姊妹玩月》:“忠言逆耳叨知己,莫怪嘵嘵勸再三。”
茅盾《秋收》:“他朝朝暮暮在阿四和四大娘跟前嘵嘵不休地講著田里的事。”
⒋ 吵嚷。
引清洪昇《長(zhǎng)生殿·雨夢(mèng)》:“何處潑官僚,攔駕語(yǔ)嘵嘵?”
清黃軒祖《游梁瑣記·吳翠鳳》:“諸無賴登門訛詐,嘵嘵洶涌。”
⒌ 象聲詞。
引端木蕻良《鄉(xiāng)愁》:“﹝黃蜂﹞在他頭的四邊嘵嘵了半天?!?/span>
恐懼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