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捉錢

拼音: zhuō qián
注音:ㄓㄨㄛ ㄑ一ㄢˊ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從北朝起到隋唐,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業(yè)或貸放市肆取利,謂之"捉錢"。即公廨本錢。也稱月料錢。m.
引證解釋

⒈ 從北朝起到隋唐,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業(yè)或貸放市肆取利,謂之“捉錢”。即公廨本錢。也稱月料錢。參閱宋王溥《唐會要·內(nèi)外官料錢上》。

《新唐書·食貨志五》:“于時祠祭、蕃夷賜宴、別設(shè),皆長安、萬年人吏主辦,二縣置本錢,配納質(zhì)積戶收息以供費(fèi)。諸使捉錢者,給牒免徭役,有罪府縣不敢劾治?!?/span>

國語詞典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捉錢

  • 捉錢 :
  • zhuō qián
  • 1.從北朝起到隋唐,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業(yè)或貸放市肆取利,謂之"捉錢"。即公廨本錢。也稱月料錢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