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黑和白。
引《孔叢子·公孫龍》:“以絲麻加之女工,為緇素青黃,色名雖殊,其質則一?!?/span>
⒉ 指僧俗。僧徒衣緇,俗眾服素,故稱。
引北魏酈道元《水經注·潁水》:“水中有立石,高十餘丈,廣二十許步,上甚平整。緇素之士,多泛舟升陟,取暢幽情。”
前蜀貫休《送鄭使君》詩:“東陽緇素如何好,空向生祠祝上臺。”
宋蘇軾《海月辯公真贊》:“予通守錢塘時, 海月大師惠辯者,實在此位,神宇澄穆,不見慍喜,而緇素悅服,予固喜從之游?!?br/>清曹寅《香阜寺種菩提子應時發(fā)芽賦以志喜》詩:“冠蓋祝釐全盛日,遶林緇素轉經聲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