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扁食

拼音: biǎn shí
注音:ㄅ一ㄢˇ ㄕˊ
詞性:
結構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又名:云吞、餛飩,是起源于中國的一道民間傳統面食。
引證解釋

⒈ 方言。水餃、鍋貼之類的面食。

清王譽昌《崇禎宮詞注》:“翊坤宮近侍劉某,善治扁食,進御者必其手造?!?br/>清潘榮陛《帝京歲時紀勝·皇都品匯》:“孫鬍子,扁食包細餡; 馬思遠,糯米滾元宵?!?br/>《陜北民歌選·信天游》:“吃了一碗扁食沒喝一口湯,沒打定主意上了人家的當?!?br/>姚雪垠《長夜》二八:“老婆子關切地說:‘要是餓,你就言一聲,讓你干娘給下扁食。’”

國語詞典

北平方言。指餛飩、水餃、鍋貼之類的面食。

網絡解釋

扁食

  • 扁食的俗稱有很多,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,南方各地區(qū)不同叫法居多,四川的抄手,湖北的包面,皖南的包袱,福建俗稱扁食、扁肉,兩廣地區(qū)因“餛飩”二字較為少見,從前的人知識水平又有限,故俗寫作同音的“云吞”(粵語),英語“wonton”即源自廣東話。
  • 以餛飩皮包裹著剁碎的餡料。廣東餛飩的皮以雞蛋及面粉制成,切成約8cm乘8cm的正方形。餡料則以肥、瘦豬肉、鮮蝦仁,加入大地魚碎及蛋黃、調味混成。廣東餛飩的包法一般講求快速,不一定要逐步整齊折合起來。大小則以能一口吞下一顆為標準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