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郁遏”。
《呂氏春秋?古樂》:“民氣郁閼而滯著,筋骨瑟縮不達,故作為舞以宣導之?!?/p>
謂受壓抑,遏止。
⒈ 亦作“鬱遏”。
⒉ 猶郁滯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古樂》:“民氣鬱閼而滯著,筋骨瑟縮不達,故作為舞以宣導之?!?br/>高誘注:“閼讀曰遏止之遏?!?br/>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升麻》:“升麻葛根湯乃發(fā)散陽明風寒藥也, 時珍用治陽氣鬱遏及元氣下陷諸病?!?/span>
⒊ 謂受壓抑,遏止。
引唐陸龜蒙《怪松圖贊》序:“及其壯也,力與石鬦,乘陽之威,怒己之軋,拔而將升,卒不勝其壓,擁勇鬱遏,坌憤激訐,然后大丑彰於形質(zhì),天下指之為怪木?!?/span>